研究员

  • 姓名: 陈 杰
  • 性别: 男
  • 电话: 010-62009093
  • E-mail: chenjie@ies.ac.cn

简介:

男,1966年出生,研究员,理学博士。

1987年7月毕业于新疆工学院(现新疆大学)地质矿产勘查专业;

1987.7月-1995.9月,新疆地震局地震地质队,任助理工程师;

1987.9月-1990.7月,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师从朱海之研究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震害预测;

1992.9月-1995.9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师从丁国瑜院士、卢演俦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新构造与年代学;

1995.9月-至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与年代学实验室;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新构造、活动构造、第四纪地质及其年代学、构造地貌、断层相关褶皱等方面的研究。

所在学科组:新构造与释光年代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帕米尔构造结东北部的活动构造与高原形成过程”起止时间:2010-2013年

2008年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第四纪年代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起止时间:2008-2010年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International S&T Cooperation Program of China (ISCP))(专项经费)项目“晚新生代帕米尔向北的楔入-大陆斜向碰撞作用的研究”起止时间:2008-2011年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典型水成相沉积物几种释光测年技术的对比研究”起止时间:2008-2010年

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分项目“木什、明尧勒、喀什等活动逆断裂-背斜带1:5万地质地貌填图”起止时间:2009-2011年

代表论著:

1.Liu Jin Feng, Chen J., Yin J. H., Lu Y. C., Murray A., Chen L. C., Thompson J., and Yang H. L., 2010. OSL and AMS14C Dating of the Penultimate Earthquake at the Leigu Trench along the Beichuan Fault, Longmen Shan, in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Vol. 100, No. 5B, pp. –, November 2010, doi: 10.1785/0120090297.

2.Ran Yongkang, L. Chen, J. Chen, H. Wang, G. Chen, J. Yin, J. Liu, X. Shi, C. Li, X. Xu. 2010. Paleoseismic evidence and repeat time of large earthquakes at three sites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Tectonophysics 491 (2010) 141-153.

3.刘进峰,陈杰,尹金辉,卢演俦,陈立春. 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擂鼓探槽剖面古地震事件测年研究. 地震地质, 2010, 32(2):191-199.

4.李涛, 陈杰, 黄明达, 余松, 2009. 逆断层型地震地表破裂带滑动矢量计算方法探讨—以汶川地震为例, 第四纪研究, 29(3): 524-534.

5.刘进峰, 陈杰, 雷生学, 侯康明. 2009. 南京市区埋藏古河道沉积物的年代. 第四纪研究, 29(4): 837-844.

6.何宏林, 池田安隆, 何玉林, 东乡正美, 陈杰, 陈长云, 田力正好, 越後智雄, 冈田真介. 2008. 新生的大凉山断裂带—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段的裁弯取直.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05期

7.Heermance, R. V., J. Chen, D. W. Burbank, and J. Miao (2008), Evidence for pulsed deformation during the struc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active Kashi foreland, northwest China, Tectonics, 27, doi:10.1029/2007TC002226.

8.朱海之, 陈杰, 新疆独山子山前活动断层和活动褶皱及古地震研究, 内陆地震, 1990, 4(2): 97-106.

国际合作与交流:

1、晚新生代帕米尔向北的楔入-大陆斜向碰撞作用的研究

合作方: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地球研究所所长D.W.Burbank教授、美国加州大学Northridge分校R. V. Heermance博士

2、 Continu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the Karakorum and Karakax faults in Western Tibet: Implications for the role of regional strike-slip faults in orogenic belts.

合作方: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地质系系主任L.A.Owen教授、美国休斯顿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A.C.Robinson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M.Schoenbohm博士

3、帕米尔构造结东北部的活动构造与高原形成过程

合作方:德国波茨坦大学E. Sobel博士、美国Appalachian州立大学Kate Scharer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R. W. Grun教授